青鸟消防获115家机构调研:公司在客户端、在产品构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备了体系化产品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对资源客户的认知(附调研问答)-全球速读
青鸟消防(002960)3月3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3月29日接受115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2022年度业绩介绍青鸟1.0战略步入后半程:2022年青鸟收入规模接近50亿,公司基本完成青鸟1.0战略的第一阶段。接下来,公司计划于3-5年达成青鸟1.0战略目标。在步入后半程向百亿+规模发力的同时,公司将重点关注公司收入结构和产品质量。一方面,在稳固以“报警+疏散”的传统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上,公司着力推进业务结构端的优化,深化以工业、海外、高端品牌为代表的业务架构建设,以期为公司贡献接近50%的总营收。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恶化、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在未来扩规模、调结构、提质量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持节制、清醒,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公司2022年度业绩:2022年整体营收约46亿,同比增长约19%,归母净利润5.7亿,同比增长7.5%。毛利率37%,基本与去年持平。 公司通过优化客户端信用评估与经销商KPI考核等,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分业务来看: 1、通用报警:2022年实现27亿营收,同比增长约9%,毛利率41.5%,业务整体保持稳定,随着海外业务占比增长,毛利率较21年同期有所提升。 2、应急疏散:2022年保持高速发展,实现约11亿营收,同比增长约65%。 3、工业消防:2022年实现约5,500万营收,同比增长约55%,工业类项目发货金额约2.8亿元,同比增长约88%。 2022年进一步拓宽了工业消防布局,在已有的“4+1”应用场景框架下,产品覆盖传统工业、泛工业行业、中高端制造、电力与储能等,继续深耕钢铁、石化、冶金、汽车等已覆盖的细分领域,并在化工制造、锂电池生产等细分领域取得从0到1的突破。在产品研发端进一步迭代产品体系,推出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等新型工业消防产品,丰富工业消防领域产品覆盖范围。 储能领域消防:公司整合已有资源,从市场拓展端、产品研发端持续加强布局,推动以传统“探测+灭火”为主的舱级解决方案的项目落地,并与储能厂商、储能消防系统集成商等客户持续开展合作,推进公司储能消防解决方案落地。该领域营收同比实现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在探测端的技术优势,研发复合型的产品,融合探测和灭火端产品体系,形成站、舱、簇、Pack的多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4、气体类业务:自动灭火类、气体检测类业务营收稳步增长,气体检测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5、智慧消防:公司报告期内成立智慧消防事业部,形成1+2+N布局,利用公司的青鸟消防云、消安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和丰富的无线产品线等覆盖智慧消防类客户需求。 6、产品研发:2022年研发费用2.3亿,同比增长23.4%,国内产品已获3C或消防产品认证近1000项,同时UL/ULC、CE、NF、COC等境外认证证书持续增量,使得公司产品基本覆盖全球市场客户需求。 7、费用: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约30%,略高于收入端增速,主要系销售和售后人员增加和在品牌建设端投入增长,尤其是新业务领域的宣传投入;人员增速放缓、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降幅,管理费用进一步优化。 二、问答环节
问:疫情等因素影响行业短期景气度,对公司报警、疏散业务线上是否有影响?
(资料图片)
答:从一到三月份数据来看,总体上景气度在恢复。1月份整体呈疫情轮阳和轮动停摆状态,2、3月份已有所回升。保经济和疫情拐点之后,久远报警等品牌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态势,计划今年有30%以上的增速。在报警领域,我们基本以超过行业端平均的增长并和地方GDP相挂钩为目标来规划,预期整体收入增速在10-15%左右;海外预期业务增速在40%左右。保交楼方面带来阶段性影响较大,总量短期释放,且在大家都在拼经济的大背景下,存在不理性竞争,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尤其在疏散领域,进入到行业的企业非常之多,导致疏散领域的竞争极其激烈,公司在该领域承压较大,需要公司在大环境下时刻保持对整体环境的清醒判断。
问:公司在工业和储能等领域布局的项目,是否有产品力的提升,以及高端示范项目和大客户的突破?
答:(1)公司在客户端、在产品构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备了体系化产品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对资源客户的认知,对未来两年工业场景下的业务发展较有信心。工业场景业务目前基数较低,预期今年达到翻倍增速。传统工业能见度较高,预期有可靠的大几十增速;储能项目弹性较大,且2023年7月1日《安全规程》正式推出,预期带来储能场景下消防安全业务的较大规模增量。 (2)公司判断,中短期储能安全消防业务以快速落地应用为主要目标,舱级业务遍地开花,舱级加簇级业务的商业端应用和Pack级的示范性应用有望增加,并伴随价值量上的提升,就经验判断,舱级消防价值占比约1-2%,簇级约占3-5%,Pack级约占5-7%。公司产品端站、舱、簇、Pack全体系产品全部具备,并围绕不同客户需求形成了6大体系方案、6大组合方案,全面覆盖储能安全消防业务。 (3)公司作为消防电子行业的第一龙头,目前组建研发的团队,从消防安全产品市场应用的现实层面和储能安全的行业产品技术标准维度同步推进研究,就目前合作方相关情况而言,已经在储能安全消防业务方面,尤其在产品顶尖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问:公司如何看待国标、法规对现有报警设备推动替换过程带来的机会?
答:(1)在强制性标准项下,民用端对产品的寿命有强制性规定,而在行业领域目前没有明确的强制规定。行业领域情况复杂,产品使用环境不一,高污染行业如石油石化行业等,相比其他行业就需要更频繁的产品迭代替换;而民用端使用场景相对简单干净,所以电子产品一般使用时间相对更长,标准更好统一。 (2)设备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对于整体市场各方面有一定影响。但在实践应用中,就民用端而言,产品实际更新换代周期经验值约5-7年,远低于国标规定的12年强制更换周期。 (3)当前经济的发展从高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速甚至中低速的增长,伴随城镇化率达到相对饱和,城市、楼宇升级带来技术升级迭代的需求。生活水平提升,对安全诉求的提升带来对消防安全产品品质的需求,进而引起产品单价的提升。我们预期在3-5年中国市场相对成熟饱和后能观察到这一效应。 (4)诸如储能等行业的客户由于产品使用场景安全级别要求较高,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品质。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既考虑规模快速的增长,同时考虑产品的长期可靠性,以在中长期更好地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问:公司账上累积了一定的资金,又于去年进行了定增。请问公司后续资金的使用和资本开支计划如何?
答:1、定增所募集资金用于围绕产能和产品端的投资项目,一是产能建设的项目,包括绵阳基地、马鞍山基地,另外还有一个智慧消防项目。总体上项目建设周期约两年。1)马鞍山基地现已开工建设,该项目采取分阶段建设,每区域建设完工后即投入使用。2)久远项目涉及整体改造,公司目前在与绵阳开发区沟通,以期尽快推进项目开工。 3)智慧消防是一个产品研发型项目,目前正在推进。 2、资本端收购方面,公司围绕预警、报警、灭火、疏散、探测等各维度品类端,基本完成在国内的布局;海外在报警端上有所布局,目前观望是否推进疏散端布局。公司短期内暂未考虑大的品类端布局支出。公司在收购端围绕核心部件的标准端再提升,对标高端领域供应商的市场领域范围,作为未来两年的重点的投入方向。 3、公司现金流平衡,状态良好,且品牌公信度高,获得银行等相关授信机构认可,有助于公司资金端的补充。公司注意到海外业务收入受汇率等影响较大,但由于企业资金端配置需求,海外资金部分原则上仍存放于海外,因此可能相应存在阶段性的汇兑损益等影响。
问:跟中集集团的协同效应有哪些具体落实?
答:目前双方还在持续沟通交流过程中,主题聚焦在智慧消防、社区消防、储能安全等维度提升增量,暂无明细框架;公司和中集在工业框架下的合作伙伴很多,如后续有合作进展将及时沟通; 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消防安全系统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消防产品供应商。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参与单位名称 | 参与单位类别 | 参与人员姓名 |
---|---|---|
东吴基金 | 基金公司 | 陈军 |
华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晏雁 |
华夏基金 | 基金公司 | 郑煜 |
嘉实基金 | 基金公司 | 尚广豪 |
国寿安保基金 | 基金公司 | 李捷、祁善斌 |
国泰基金 | 基金公司 | 叶嘉元、王浩 |
国联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李阳东 |
幂加和基金 | 基金公司 | 高宝根 |
招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阳宜洋 |
泰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张敏 |
浦银安盛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笑 |
淳厚基金 | 基金公司 | 杨煜橙 |
申万菱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瀚 |
诺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童宇 |
诺德基金 | 基金公司 | 颜筱雨 |
金鹰基金 | 基金公司 | 吴海峰 |
银华基金 | 基金公司 | 周晶 |
东方证券 | 证券公司 | 王树娟 |
中信建投 | 证券公司 | 刘岚 |
中信自营 | 证券公司 | 梁勤之 |
中信证券 | 证券公司 | 刘海博、卢平、李建、穆波伟、陆竑 |
中信里昂 | 证券公司 | Elaine Huang、Peter WANG、Yinuo Wang |
中泰证券 | 证券公司 | 计哲飞 |
华融证券 | 证券公司 | 牟欣 |
国开证券 | 证券公司 | 陈伟超 |
安信证券 | 证券公司 | 范云浩 |
德邦证券 | 证券公司 | 闫广 |
英大证券 | 证券公司 | 孙超 |
银河证券 | 证券公司 | 刘兰程 |
上海保银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李璇 |
上海彤源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文琦、潘贻立 |
丰岭资本 | 阳光私募机构 | 金斌 |
丹羿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张昭丞 |
博鸿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李永喜2 |
尚诚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杜新正 |
明曜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薛楠 |
星石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陈飞 |
景林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张钊 |
朴易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尚志强 |
沣杨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吴亮、张楠、王志强、石晋豪 |
海岸号角私募 | 阳光私募机构 | 邹融 |
源乐晟 | 阳光私募机构 | 李婉 |
源乘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马丽娜 |
相聚资本 | 阳光私募机构 | 叶善庭 |
睿璞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郑劼 |
趣时资产 | 阳光私募机构 | 施桐 |
金百镕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黄龙 |
阿杏投资 | 阳光私募机构 | 刘畅 |
中英人寿 | 保险公司 | 罗智柏 |
中邮人寿 | 保险公司 | 朱战宇 |
华泰资产 | 保险公司 | 王鹏 |
华泰资管 | 保险公司 | 谢龙 |
大家资产 | 保险公司 | 周斌 |
太平养老 | 保险公司 | 刘伟刚 |
Cape Asset | 海外机构 | 王新明 |
JK Capital | 海外机构 | Sabrina Ren |
Pinpoint | 海外机构 | 史余森 |
T.Rowe Price | 海外机构 | 陈智芬 |
Willing Capital | 海外机构 | 李灿 |
红杉资本 | 海外机构 | 闫慧辰 |
中金资管 | QFII | 李虒 |
毕盛资产 | QFII | 骆红永 |
epf国泰投研 | 其他 | 徐成城 |
OASIS | 其他 | 张婧婷 |
One01Capita | -- | James Zhang |
三花绿能 | 其他 | 林威克 |
上海勤辰 | 其他 | 王佳东 |
上海磐厚 | 其他 | 孟庆锋 |
东吴新加坡资管 | -- | 周岩明 |
个人 | 其他 | 侯苏洋、刘星、张黎阳 |
中信股衍 | 其他 | 林文彬 |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 | 其他 | 江照 |
中银资管 | 其他 | 张岩松、王寒 |
五地投资 | 其他 | 成佩剑 |
亿创投资 | -- | 丁睿婧 |
信银理财 | 其他 | 王洪艳 |
前海互兴资产 | 其他 | 刘政科 |
同利德资产 | 其他 | 幸云 |
唐融投资 | 其他 | 杨志煜 |
国泰财险 | 其他 | 周星辰 |
国赞投资 | 其他 | 郭玉磊 |
国金资管 | 其他 | 姜喜旻 |
富喜资本 | 其他 | 熊彬兵 |
廪石基金 | 其他 | 杜凯锐 |
志开投资 | 其他 | 周彬 |
拓璞基金 | 其他 | 俞海海 |
招商资产管理 | 其他 | 李传真、李龙峰 |
新同方投资 | 其他 | 陈作佳、黄倩 |
方物私募基金 | 其他 | 汪自兵 |
旌安投资 | 其他 | 丁晨威 |
昊泽致远 | 其他 | 于航、王金帅 |
明世伙伴 | 其他 | 孙勇 |
朗星资产 | 其他 | 刘晋 |
永禧投资 | 其他 | 周圣舟 |
泉果基金 | 其他 | 姜荷泽 |
泛海资本 | 其他 | 孙涛 |
煜德投资 | 其他 | 管俊玮 |
犁得尔资产 | 其他 | 汤舜 |
玖龙资产 | 其他 | 洪岩 |
璞瑜资本 | 其他 | 唐奕波 |
申九资产 | 其他 | 唐宇 |
白鹭资管 | 其他 | 俞淼 |
盛堃投资 | -- | 刘盛 |
盛帆电子 | 其他 | 王国强 |
盛曦投资 | 其他 | 吕心渊 |
祥裕巨昌资产 | 其他 | 岳政 |
禹田资本 | 其他 | 王雨天 |
纯达资产 | 其他 | 訾会平 |
蓝墨投资 | 其他 | 黄隆堂 |
谢诺辰阳 | 其他 | 林浩 |
豪山资产 | 其他 | 蔡再行 |
跃微创投 | -- | 石苑强 |
进门财经 | 其他 | 马媛 |
通和投资 | 其他 | 张婷婷 |
金科控股 | 其他 | 张诚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