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资讯:热评|“老年陷阱”点中家庭内部“软肋”
【资料图】
近日,一条“快递员实名举报老人被骗买高价药”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这位快递员表示,自己去给一位老人送货,发现她被骗买了高价药,总价56元的药品,老人居然花了1200元。
这些年我们报道过太多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骗局,许多老人明明是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一下子花掉了大笔养老钱。我们在谴责骗子黑心,提醒骗术升级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老年人一再掉入类似陷阱的深层原因?这种保健品、救命药的骗局,骗子们始终打着各种感情牌的幌子,通过表演苦情戏的方式,嘴里喊着“爸爸妈妈”套近乎,为什么却能够让我们的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中招?这是不是点中了很多家庭的“软肋”?
我们总说儿女要多关心老人,可事实上有多少儿女与父母在一起时间稍长就难以相处?这是因为老人的固执己见,还是儿女的刻意疏远?这种长时间的沟通障碍,必然会给老人带来内心的孤独。而骗子装出的,恰是儿女们给不了、老人又很渴望的亲情默契,才让老人对这种话术特别缺乏免疫力。所以,老年陷阱屡试不爽是因为它点中了太多家庭内部的软肋。
评论员:国培源
编辑:张博宇
责编:徐悦钧
关键词: